(资料图片)
眼下,黑龙江省安达市推广的燕麦玉米套种模式近2000余亩燕麦草进入了收获期。7月2日,在科技示范园区试验田内,成片的燕麦草风中摇曳,一台台大型收割机穿梭其间,伴随着收割机的缓缓启动,燕麦草收割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收获是安达市大面积采用燕麦玉米套种模式种植以来的首次收获。安达现有耕地208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左右,亩均产量750公斤。为了扩大粮食产量,安达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喜刚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将传统宽度为65厘米的2条标准垄,合并成40厘米90厘米宽窄的两条播种带,在充分考虑农作物播种期、生长期差异的情况下,尝试在90厘米种植带上进行大麦、大豆、苜蓿等套种比对实验,因燕麦适应性强、生育期短、要求积温少,最终摸索出了燕麦玉米套种粮草双收的模式并加以大面积推广,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获得了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八一农大等7家专业机构测产鉴评认可,更是得到了农户们的一致点赞。
“去年,我们进行了一年的应用试验,年底时经专家实地测产,燕麦草亩产能达到623.2公斤,纯利润能达到300元以上,玉米亩产干粮742.6公斤,产量与常规种植玉米产量相当。”提起燕麦玉米套种的好模式,安达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喜刚最有发言权。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这一模式在生态效益上实现了新突破。安达盐碱地面积较大,耕地土壤PH值偏高,实验显示,燕麦在PH值9.5以下、全盐量4‰以下能够生长,通过燕麦玉米套种可有效改善土地物理性状,对土地进行生物修复,降低土壤PH值和全盐量,解决土壤盐碱化的问题。同时,推广燕麦玉米套种模式,实现了粮饲轮作,缓解了优质饲草供需矛盾,减少了病虫草害发生,降低了农药使用,有效防止风蚀水蚀,对黑土地起到极大的保护作用。
“在社会效益方面这一模式也是表现优良的,安达饲养奶牛、肉牛等数量多,每年需饲料近25万吨,按照亩产1100公斤计算,利用这一模式每年可增加饲草饲料193.6万吨,极大地促进安达及周边畜牧产业发展,同时,有效解决了半干旱区域农牧交错带稳粮增饲、农牧融合的发展问题,降低畜牧产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之间的矛盾。”安达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德刚说。
作者:张睿格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